2010/7/28

2010 CC 亞洲會見聞錄 (3): 社群,結語

承前一篇。本文一開始,筆者提過這次去主要想觀察他們的社群,在會議結束之後我也額外多留一點時間,前往韓國 CC 辦公室一探究竟,並且與專案經理 Mi Young 聊到差點趕不上飛機。這次會談的內容大致圍繞社群運作模式,幾個有趣的要點如下:

「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」

有趣的事實:大部分的開放社群,都不知道社群成員為什麼會來。不過這當然只是一瞬間的感覺,仔細探究一下還是會發現一些可能的原因 – 說是「可能的」原因,因為人太多種、原因也太多了,其實很難直接複製一套作法就想通吃所有人。不過好在我們到底是個佛心非營利組織,往良善的方向去通常也會有不錯的結果。

給30歲左右人士的實體活動

韓國 CC 與 TEDxSeoul 等實體研討會、活動合作,自己也辦了好幾次的 CC Salon、CC Hopeday 等派對、工作坊。Mi Young 特別提到她個人的觀察:成年人進入社會工作一段時間後,常會感覺精神上只是在付出而沒有獲得,他們也會想加入許多的社團、組織,擴大交友圈或培養興趣。雖然韓國 CC 一開始並沒有針對這群人規劃活動,但或許以他們為目標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。

資金充裕?

這次的研討會是過去三次亞洲會中最盛大的一次(大到讓筆者有點擔心往後沒人敢接手),且韓國 CC 居然在高級地段有辦公室,這讓人對他們的資金來源十分好奇。Mi Young 表示,這個辦公室第一年的資金由社團法人的理事長贊助,而他們現在也已經與韓國前兩大入口網站 NAVER 及 Daum 簽訂合作條款、並可望找到另外的大贊助商。不過當筆者問到目前是否能確保這個協會能穩穩邁入第三年?Mi Young 搖了搖頭「我們會努力,但目前不能確定。」

目前韓國 CC 協會大約有上百名會員,會費是月繳數百台幣。扣除大公司贊助不談,這應該算是少量、但比較穩定的收入。筆者覺得可以慶幸的是他們至少還不需要四處「接案」來過活,若今天總得擔心明天是否溫飽,經常就只來得及「把事情做對」,很難要求再將心思放在「做對的事情」上。

實體空間是重要的

SANY6903

雖然「網路」是CC誕生的重要因素,但見面三分情,實際面對面的互動體驗畢竟還是網路交流無可取代的部份。韓國CC辦公室開放時間內,社群成員皆可自由進出,現場也有白板、文具等工具協助社群成員動腦發想新點子。筆者剛進辦公室時,也有社群成員正在討論網站製作的問題,認真但不過份嚴肅,氣氛不錯。

另外有實體空間也能讓記憶留存,例如牆上貼了這次研討會籌辦之始,韓國CC團隊思考會議目標的腦力激盪圖表、排班表等佈告,讓社群成員對一個地方有記憶、有感情,也越容易產生認同感。

有魅力的領導人會加分

The judge is SOOOO ROCK!

上圖是 Jay,吉他手、足球員、愛打雪仗。他同時也是法官,以及韓國 CC 的領導人。這次去開會,筆者觀察到社群成員對他都有非常高的認同感,他也很能跟大夥打成一片 – 或者說,是大家對他都沒大沒小 :P 在與 Mi Young 聊天時提到「Jay 應該也很忙吧?」她跟暑期實習生 Ji Hye 兩人相視一笑:「很忙啊... 嗯啊,忙著... 玩 Band 那類的!」這當然不是說只顧玩都不用做事了,不過在得知 Jay 同時還參加了足球隊跟冬季雪球比賽,還真是著實讓筆者吃了一驚。大家都愛跟有趣的人一起做事,有這樣一個興趣多元又親和的領導人,想來對社群營運也是十分有幫助的。

世界的自由社群都一樣

筆者過去曾有一些機會與其他國家的社群接觸,這次到韓國也做了訪談,再加上七月參與 Mozilla 全球會議。有個越來越深的感覺是,全球的自由文化相關社群,目前在營運上遇到的問題大同小異,想出來的實驗性解決方案也很類似。這有兩種解釋:首先,台灣社群並不差到哪裡去,我們實在沒有必要經常用「人口太少、市場太小」或「東方人不主動」這類事情困住自己。另一方面,目前全球的自由文化社群都卡在某些關卡上不去,我們極力追求提高社群參與的方式,但如之前筆者在自己的網誌曾寫的,貢獻率總是百分之一,我們老是想辦法提昇人數,卻很難提昇貢獻率。或許這就是極限了,也或許我們該再增強彼此的交流,試圖讓各種創意快速實驗並分享經驗?


結語

在 iSummit 2008 之後,CC 已經很久沒有真正全球性的會議了。這次的 CC Asia Conference 有來自中東與 CC 總部的夥伴,第二天的討論也蠻熱絡(雖然對於怎麼跨區域合作,好像還是沒什麼進展),稍微有點全球會的樣子。明年的亞洲年會將在澳洲舉辦,據說他們很想再「復興」一下全球會的盛況,或許我們可以再次期待明年有一個聚集四方「Commoner」的盛會。

而一如往常地,這次會議我們解決了一些問題,例如從去年會議結束後發出的「CC 亞洲電子報」在成功發出兩期後,也催生了亞洲 CC 網站建置計畫。未來亞洲的 CC 社群活動將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分享,提昇跨區域合作機會。但,也一如往常地,我們總是發現還有很多事情處理不完,例如各司法領域都很缺乏技術人才、因此筆者發表的題目「Fun with Metadata」意外獲得比想像中更多的迴響 – 不過就是個 CC 套件原型而已啊!其他還有資金、提昇參與等事情,這些議題或許三五年內還不會消失,也或許就永遠不會消失了,但相信我們可以找出方法與之共舞,不致失敗。

最後還是廣告一下:創用CC計畫下半年有一連串的工作坊,從技術、音樂、文件寫作等部份出發,希望慢慢將這些聽起來比較「硬」的著作權議題帶入創作者的生活。又、日前台灣創用 CC 計畫也啟動了兩個合作研究案,一個關於 CC 帶給創作環境的影響、一個則探討 CC 運動本質的反思。這些事情需要各位的支持,也請別忘經常訪問台灣創用 CC 計畫的網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留下您的意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