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12/9

免費 Wiki 功能比較,以及選擇的考量

會一直持續補完,非必要不會更新這篇文章。請見我的 Wiki 網頁

我想在 Blog 上可以貼一下我個人在選擇 Wiki 作為短期活動平台時的幾個考量:

登入方式、匿名編輯

基本目標就是「盡可能別要求多註冊一個帳號」,所以能否匿名編輯通常是我選擇 Wiki 時的重要考量。不過,這個基本目標並不見得必須「匿名可編輯」才能達成,如果該網站所用的帳號服務已經很多人申請過,也可以接受。所以在此, Google Account、OpenID 都還算不錯,其中又以 OpenID 為我比較偏好的選擇。

許多網路服務如 Wordpress.com 等帳號同時也是 OpenID,而目前 Google 帳號也可透過網路服務轉為 OpenID 使用。因此,你很可能早就有個 OpenID 而不自知。就算真的沒有,也能到其他服務商去註冊一個。

中研院資訊所目前也正發展一個 OpenID 服務平台、算是台灣比較少見的本土 OpenID 服務商。

除了你先前在 OpenID 服務商上提供過的資訊外,目前支援 OpenID 的網站通常還會伸手跟你要些雜七雜八。這有部份受限於協定,但還是應該追求「在服務商處填一次,就可以通行於各網站」的模式。

外部資源彙集能力

簡單說就是越強越多越好。

一般說來,Wiki 服務商之所以要封鎖外部資源彙集能力,大多還是著眼於安全性的考量。在允許匿名編輯的 Wiki 系統上,開放使用 JavaScript、iframe 等程式其實是蠻危險的事情,不過 PBWiki 在這裡做得不錯:一方面、你得有個 PBWiki 帳號才能進行編輯,至少不是所謂的「匿名」 (是也沒差多少啦);二方面、只要做點設定,就可以「僅允許管理員使用 JavaScript、而不許其他一般編輯使用」。

這種把審查責任直接交給網站管理員的方式,比較符合邏輯,畢竟網站管理員的確有責管理自己的網站、且如此一來也不會擋到其他正當的用途。

一旦可以用 JavaScript,基本上就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做了。

說明文件、應用門檻

這是一件我個人不太關心,但必須要考量的地方。

由於要跟媽媽一起做菜,於是母子上街買了素材;回家由媽媽當主廚,你這個助手就洗菜、切菜、遞工具。完成後,你把菜端上桌,大家就可以開始享用。這是一般生活中的合作,媽媽會先手把手教你怎麼切菜洗菜,而你早就知道怎麼遞東西給別人、或者端菜上桌。

但是並不是每個 Wiki 上的合作伙伴都知道怎麼把 Wiki 文件編好。作為一個網際應用軟體,「怎麼操作」當然也需要學。就像你從小不斷「練習」遞東西給別人、於是很順利地遞工具給媽媽一樣,網際應用需要練習的東西,比我們這些重度使用者想像中還要多了不少。

即便不牽涉「怎麼調整圖片色彩」、「怎麼剪接影片」等部份,「怎麼使用 Wiki」是使用 Wiki 作為網際協力平台時必定要遇到的問題。對熟悉這個概念的人來說,上手很快,不過不是你一個人能完成所有事情,所以有好的說明文件就能少費你一點脣舌。

PMWiki 的說明文件很不錯,可惜只有英文;Google Sites 有中文,不過好像大家從來不會自動去看 :P

1 則留言:

  1. PB wiki 2.0開始已經沒有匿名了 必須登入才可以edit版面

    回覆刪除

歡迎留下您的意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