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Firefox 3.1 八成會更名為 3.5」,這是我前幾天看到會議記錄裡註記「考慮要改」之後的感想。昨天很快地看到 mozilla.dev.planning 上已經提出了各項配套,看來就是要改了。為關心的大眾先摘要一下接下來的進展:
- Firefox 3.1 Beta 3 還是照原訂計劃,依這個名字出
- 接下來就是 Firefox 3.5 Beta 4 了
- 原先在 Trunk 裡的 3.2a1pre 接著會改名為 3.6a1pre,不過不代表接著會用 3.6 這個名字出
- 改名 3.5 大致上不會影響 (已經拖延的) 釋出日期,也不一定會再加新功能。唯有在該功能在 tinderbox/trunk 已經都做完了、不會拖延日期的情況下,才會放進 3.5
其他部份的詳情可以看 Mozilla Wiki,接下來整理一下前天在 Twitter 上跟大家的對談、及我的想法。
導致 3.1 b3 拖延的罪魁禍首之一是提升 JavaScript 速度的新引擎 Trackmonkey,曾經也有提出過是否要砍掉 TM 然後先推出 3.1;隨後,亦有人提議是否將 3.1 更名為 3.5。
我自己是支持保留 TM、改稱 3.5 的,不過這比較是推廣上的考量:首先、使用者的確已經在期待下一版能夠「快很多」,那麼雖然已經改了一些效能問題、但 TM 不進來是不會快「很多」的,可以參考 CNET 最近的測試報告,便知有沒有 TM 的差距;另外,這一版裡加上的各項 CSS 修正搭配 HTML 5 Video/Audio 元素、Tracemonkey、隱密模式等等的其中任何一項,都已經足夠作為一個 0.1 版,這樣一推出我想使用者會預期下一個 0.1 也要有這麼大幅度的改良,這樣壓力也太大了、並且其實一點都不符合 release often 的構想;最後,Firefox 4.0 T-shirt 樣式我已經想好了,不想等到 202x 年才能用啊 XD。
我們可以說一開始把 3.1 塞這麼多東西就是錯誤 (這是我嘆的理由),不過現在改 3.5 我是支持的,以推廣的角度。
alicekey 提到覺得 Mozilla 不嚴謹,並以 Ubuntu 為例、希望可以定期出。對我來說,以 Ubuntu 當標準是絕不認同的啊,這很主觀地因為 8.10 給我的回憶太可怕,從來沒有在灌上後這麼期待半年後新版快到來的 XD。這邊不是要認同「軟體業拖延是常態」 (雖然的確是),但一開始的規劃太龐大是錯誤、改版號在我的觀點來講卻不是。那就是個版號而已,鬆比緊好,大家可以過得比較輕鬆愉快一點。
最後感想:任何對 Mozilla 開發進度認真的人都應該考慮訂閱 planning 這個 mailing list,然後在需要的時候發聲。這是你的軟體,而且你有權可以影響的時候,為何不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