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之前說過就是討厭周錫瑋,討厭到想要把戶籍遷來台北縣 (我住台北縣)、然後在下次選舉把票投給他的對手。清楚明白這於事無補,選誰都一樣—樂生院的事情從陳水扁到馬英九、兩代政府團隊並沒有改變黑箱決策的狀況,即使是未上任前曾說「政策錯誤就像樂生療養院的例子」的葉署長,現在也只是對著抗議的學生說著「夠了、你們夠了」 (您可以說明一下這個案子中社會、國家利益的考量嗎?)
很幹,所以這只是一種宣洩。
我們的政府一直是這樣的,誰都一樣。樂生、三聚氰胺、野草莓,能用政治把你抹為對手陣營、「動機不單純」的,就抹;不能抹的 (例如樂生這個歷經數朝的問題),要不冷處理、要不就說個「以大眾利益為優先」而不願面對其他規劃的可能性。
你所在的社會公平嗎?如果公平怎麼會容許這樣的決策品質?難道如此一來的成本其實最低且平衡?如果不公平,是什麼讓他無法轉為公平?
大概是一直沒能做些什麼,口裡喊著「我不了解」卻也無心了解的我跟你吧。(而你省下的時間的確更有意義嗎?)